首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第二节 心理危机的识别

字体:16+-

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危机是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内外因素综合形成的生命转折点。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心理危机,都会带给当事人巨大痛苦,同时也可能带给当事人及其家人、其他相关人员甚至社会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识别一些危机信号,积极降低“危”的成分而创造转危为安的发展“机”会,就显得十分重要。从生命教育视域来说,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恰恰是对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进行生命教育、促进生命成长的机会。

一、关注特别生命群体

心理危机的最初诱发因素大多为学生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扰或压力。肯姆(Kim)等人认为中国高校学生的应激源(也即压力源)主要是日常困扰,包括经济问题、学习问题、与同学和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性困扰以及自我认同感、自尊等方面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刘玉新博士认为,大学生主要面临七种压力:重大与突发性压力、经济压力、前程压力、学习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异性关系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4]心理咨询的实践也表明,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时的常见问题依次是人际关系问题、恋爱情感问题、神经症问题、情绪问题和学习问题。有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是严重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精神病等)或久治不愈的严重躯体疾病导致的。虽然因障碍性身心疾病而引发的心理危机不多,但不能忽视。

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般特点,在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方面,可以预先大致确定一些重点关注人群作为心理危机预警对象。通常来说,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指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特定人群。对心理危机易感人群应该加大关注。

按照心理危机的类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主要对象包括:对环境不适应者(尤其是大一新生);人际关系障碍者(包括多层次的人际关系障碍);学习困难者(由学习困难、学业失败、考试焦虑等因素引起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就业受挫者;经济困难者;受灾难者;丧失者(丧失因素包括人身、财产、爱情、地位、尊严等);心理疾病患者及自杀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