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第一节 学会学习

字体:16+-

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所学的知识需要大学生系统地理解与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由高中阶段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广泛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少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了解大学学习中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困惑,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改善学习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中的心理困惑

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学生主要的心理困惑在于学习动机和考试焦虑。

(一)学习动机缺乏

学习动机的缺乏,是大学生面对学习时最主要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意志薄弱,知难而退。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学习生活都由家长照顾,缺乏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且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等方面的意识往往有所欠缺。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方式更加偏向主动,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后,他们往往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知难而退,有的学生甚至意志消沉,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价值观不端正,缺乏信念。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人们受到一些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把价值观定位在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遇事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为求名利不顾他人。小部分大学生甚至以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认为“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赚到钱的才是好猫”,缺乏踏实学习的正确信念,没有以知识充实人生的远景规划。

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的内容随着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但部分学科内容与社会现实相比仍有一定的滞后性。作为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对书本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差距有较强的感知力,因此,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状况的脱节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