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德育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活动概述

字体:16+-

班级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条件,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班级活动历来受到学校的广泛重视,组织与实施班级活动也成为班主任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1]

一、班级活动的意义

(一)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中以教育为目的的所有行为都称为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堂内的活

动和课堂外的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

学校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还有不同目的、不同空间、不同主体的教育活动。多种形态教育活动的呈现是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发展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活动形态在学生的发展中表现出不同的优势。课堂教学能够较为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班级活动则对于发展学生的品德、性格、心理、实践能力等有着突出的优势。

例如,对于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客观性的知识,而是形成发展学生本身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即学生的品德。品德处处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中,是个体修养的一部分,是个体内在的东西,而不是身外的客观知识。这样的教育内容只靠讲授、背诵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需要通过学生的具体体验,在情境中增强道德意识,体会道德要求,解决道德冲突。学生知识等学术水平以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借助于各种活动。

班级活动的有效展开是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班级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

学校开展的班级活动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形式上也多种多样,为学生认识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思想道德的学习过程需要有一个现实的背景给予支持,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在学习较为抽象的思想意识要求与道德条目的要求时需要一些感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解社会机构、了解人的基本社会行为、了解社会分工、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了解与儿童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规则与制度。除此之外,还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以及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知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