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为了保证班级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在活动开展的不同阶段班主任都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工作。
一、做好班级活动的准备工作
师生确定了班级活动的主题,并制订出活动计划后,就要发动全班同学为活动的开展做认真的准备。班级活动的准备既包括精神方面的准备,也包括物质方面的准备。班级活动的准备过程也是对班级进行教育、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好机会,甚至有一些活动的重头戏恰恰在活动的准备阶段。例如,主题班队会之前的节目准备、资料的搜集等都给学生以重要锻炼的机会。充分的准备不仅是班级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活动的组织实施阶段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师生主要进行如下内容的活动[1]:
(1)给学生做动员会。教师通过动员会调动班干部和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为活动做准备。
(2)相关知识和背景资料的搜集与了解。例如,发言稿的准备,资料的整理及呈现方式等。
(3)班级活动过程中的人员安排及角色分配。
(4)活动过程的推敲及模拟演练。
(5)活动场地的准备、活动工具及道具的准备,以及条幅、鲜花等烘托活动主题的装饰物的准备。
(6)给要参加活动的班级外人员发邀请函。
二、教师在组织实施班级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跟学科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
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在于传授系统的知识,重点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这种课程模式在组织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逻辑,致使一些课程组织过程符合学科领域的规律和教师的教授需要,而与学生个体的有意义发展相去甚远,即学科课程在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同时也暴露出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短处。就像活动课程一样,班级活动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仅考虑培养目标的需要,更力求照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组织活动时,依据活动心理学和学生心理内化与顺应的规律,以及社会互动的原理促使学生建立起不断发展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