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

让读书赢回时间

字体:16+-

读书的时间从何而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这里我们愿就这一话题标一新论、立一异说:读书的时间是读出来的,让读书赢回时间。

也许,有人会质疑或感到奇怪:读书是耗时间的活计,人们也普遍抱怨没有时间或时间不够而无法读书,怎么还能生出时间?诚然,我们说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时间。绝对的时间一天24小时,没有任何人能使它增加哪怕一分一秒。我们说的是相对的时间,它是一个涉及时间管理和利用的话题。诚如作家刘湛秋指出的:“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从人占有时间的量来给读书人分类,大致有三:时间多的人、时间少的人、基本没时间的人。常态和常规情况下,这三类人的读书应该是由多而少递减的。即时间多的人多读,时间少的人少读,基本没时间的人基本不读。而现实的情形往往并非如此。

按照“二八”理论来分析,任何单位、团体或组织,其人员都是由20%的重要的少数和80%的平庸的多数构成的。这80%的人由于在组织机构中,干事少、担当小、闲暇多,是属于那种有时间读书的人,但恰恰是这部分人,最不待见读书。他们虽然不忙,但可以说自己很忙,当然,他们也确实是忙着闲聊、上网、喝酒、打牌去了,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再看20%的人,他们是组织机构中的骨干和中坚,比之80%的那些有大量余裕时间而没有用到正地、任意挥霍的人,他们确实忙了许多。比如,那些课多的骨干教师,那些忙于写材料、开会、接待、迎来送往等大量琐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的时间确实因工作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但为了干好工作,或者说保住自己在组织中受到器重的“重要的少数”的地位,他们还是会看一些书的。但他们有时也会为自己的苦和累叫屈,也会以80%的那帮人为参照系横比,认为自己读书的时间太少,心理失衡而削减了自己的读书量。第三类基本没时间读书的人,是20%群体里面的领军人物,或为团队的优秀领导,或为科研的突出表率,或为专业卓异的领军专家、一流学者等。总之,都是一些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人按说是最忙的,会议、讲话、报告、接待、处理其他各类问题等,可以说整天忙得连轴转,但他们并不比前两类人读书少。例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年近七十,很多人赞叹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敏捷思维和博学多才,却不知道他直到今天,都以每周阅读2本书,一年100多本书的速度学习着。以上三类人时间越多,读书越少;时间越少,读书越多。而其所成就的人的贡献、地位、被看重的程度等也迥然有别,这足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读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