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节 学生情感的心理特点

字体:16+-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成教学活动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一个源点。学生具有一定的情感,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的同学,乃至教师施予情感上的影响。小学生在教育的影响下,情感在不断发展着。他们的情感已不像婴幼儿似的主要和机体需要相关,而是和比较广大的事物相联系,在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上,其情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限制,他们还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情感不是很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学生的情感主要是一种个体的主观体验

盛夏酷暑时节,我们会因喝了一杯清凉解渴的饮料而觉得快意;解题作业的时候,我们也会因一道难题久思不得其解而感到苦恼;身临险境,我们害怕;面对劣行,我们气愤;面对新奇事物我们兴趣盎然,面对意外发现我们惊奇万分……所有这些快意、苦恼、害怕、气愤、兴趣盎然、惊奇万分的主观感受,都称之为作为过程的情感的主观体验,这便是我们平时所概括的喜怒哀乐的感受。情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由人的需要和期望共同决定的。人类的一切情感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快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苦恼,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痛苦、厌恶等。由于个体需要的多层次性,人的情感也具有多样性,因而,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便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复杂关系,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乃至矛盾的情绪和情感。同时,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们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会表现出不同的好恶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需要只能说明情感性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也就是说,需要只能决定情感活动的性质,而对情感积极或消极、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尚不能说明。它只有借助人的欲望或期望才能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