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之洞到梁漱溟,从周敦颐到叶剑英,广雅历来与历史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山长楼到冠冕楼,从清佳堂到昭明楼,广雅的楼宇总是给人一种既古老又青春的感觉。葱茏的古木,古朴的石道,厚重的碑亭,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典雅的学府,文化的殿堂。
(一)最是人文能致远
清道光年间,张锳在兴义任职,府第里遍植莲花,张之洞对莲的喜爱大抵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年仅11岁的张之洞曾即席作700余字的《半山亭记》,震惊四座,其中就透露出他对莲花的迷恋与赞叹。
为此亭也,则胜迹不令就荒,名花俱能见赏,凡夫出尘拔萃,必无沉滞而不彰矣,所以谓之与民同乐也。不志其佳,使花香山翠湮于野塘,不传于奕世,是贻林泉之愧也。
——《半山亭记》
不管是不是因为莲花,张之洞对周敦颐的敬仰与推崇是毋庸置疑的,故在广雅书院东北方向修筑濂溪祠,专供祭祀濂溪先生。周敦颐,别号濂溪先生,宋儒理学开山鼻祖,其传世名篇《爱莲说》为人们诵读了近千年。其实,周敦颐与广东的渊源匪浅,当年他曾任广东转运判官,德惠百粤,而且其一支后裔在广州生根繁衍至今。
濂溪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两百平方米。正门木额匾上书正楷“濂溪先生祠”五字,二进后墙正中供濂溪先生牌位,上书“先贤濂溪先生神位”。但历经岁月洗礼,濂溪祠一度变为斋舍,再而为工房,后而为仓廪,几经风雨侵蚀,往日盛景,已不复存在。直到2008年,广雅中学重修濂溪祠,祠中立周敦颐之铜像,以赡圣儒之尊;墙面镌刻爱莲说文章,以养君子之品。重修之后的濂溪祠还被赋予新的使命,它成为廉洁修身的教育平台,先后举办了“雅人雅兴雅集”艺术展览和“广雅·濂溪文化艺术展”。通过游园赏荷、邀请周敦颐后裔解读“莲花精神”、播放廉洁教育成果展示视频等举措,广雅中学响应新时代国家的号召,让“廉洁文化进校园”。广雅师生在此共同感悟莲的“濯清涟而不妖”,保持人的自然和心灵美德本色;感悟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勉励自己腰杆挺直,胸襟豁达,永葆青春活力;感悟莲的“亭亭净植”“香远益清”,提高自己的美誉度,促使自己美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