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二、政治标准的实践——“向工农开门”的制度建设

字体:16+-

为了贯彻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政策,政府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

其一,在高校招生中对工农干部、产业工人等考生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如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中,对招考条件做出了特别的规定。“有三年以上工龄的产业工人;参加工作三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及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此后又陆续通过对工农干部和革命军人、产业工人采取优先录取、降低分数线、免考外语等方式扩大其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其二,为了更多地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高级知识分子,还设有以招收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为主的新型高等学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此外,中国农业大学举办劳模研究班,有的学校和军事部门建立联系,帮助军事部门培养技术干部。[22]由于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对其他大学建设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有必要对其任务和使命以及具体的招生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亟须大批懂政治、懂技术、懂管理、有文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建设人才。为此,党在1949年7、8月份就积极筹备一所党领导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大学。[23]1949年12月,政务院做出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决定》中,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方针和任务进行了清楚的规定。“它是为了适应我国各项建设的需要,采用苏联先进的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24]

中国人民大学是学习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一所由党领导的新型正规大学。它主要招收和培养以产业工人和革命干部为主的新型知识分子。1950年教育部在《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指示》中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条件作了如下规定:本科所收学生共分四种:甲、参加军队或地方工作8年以上,具有相当于初中程度的文化水平的老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者。乙、参加革命斗争3年以上,或在解放区参加有关业务部门工作3年以上,具有相当于初中程度的文化水平的干部,年龄在32岁以下者。各地招生时首先应从军队与地方抽调合乎甲、乙两类的干部。丙、具有相当于初中程度的文化水平,有3年以上工龄,暂无家室之累,思想进步,可以继续深造的产业工人,年龄在17—32岁。丁、具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思想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年龄在27岁以下者。中国人民大学的招收办法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地区按条件保送,或由学校规定其他办法招收,所有人员均需经考试合格方得入学。[25]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招生标准非常严格,它当时的领导人也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在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吴玉章也指出,我们的招生是很严格的,主要招收3—5年以上做过革命工作的干部。专修科要5—8年的干部。对于招收的那些没有入过正式学校,文化水平低的工农干部、产业工人,特设立一个文化补习班,使他们学习1—2年再进入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创办之初招生时,规定非常严格。例如,外交系招生,除工作年限之外,还必须是党员和区营级以上的干部才能报考,工厂管理系主要培养基层厂矿的厂长和经理,因此,主要招收干部和产业工人中的劳动模范。[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