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研究:来自一个省的数据

二、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体系

字体:16+-

(一)明确责任,完善管理体制

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后,在多年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形式,原中央部委管理的400多所学校除少数归教育部管理外,大部分下放由省级政府管理。到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这对于明确政府责任,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促进意义。按照这种体制运行十余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10年高校数达107所,在校生数达146万人,比1998年的51所高校和14.6万人分别增长1.1倍和9倍。但这种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中央财力对地方政府支持不够,省级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市级政府责任不明,学校自身发展压力过大等许多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体制。

1.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一是中央财力增强,有能力加大转移支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财政收入已达83080亿元,占当年GDP(397983亿元)的20.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2470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1.1%,地方收入40610亿元,占48.9%。而2000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13395亿元,占GDP的比例仅有13.5%。因此,国家财力总量增大,中央本级财政收入增加,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增强,有能力加大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

二是教育投资的外溢性应该得到补偿。2006年,中部各省份人口迁出率均值为14.05%,西部各省份均值为17.9%,均高于东部各省份均值11.06%[1]。据统计,河南省人口总量为1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500万人,表明河南省人口迁出率较高,面临的财政外溢现象最为严重。因此,中央财政应该加大对河南省等财政外溢较多省份的支持力度,对地方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进行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