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研究:来自一个省的数据

二、研究意义

字体:16+-

(一)理论意义

1.有利于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中观研究,完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研究体系

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问题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前沿课题,又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主题是讨论国家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从国家层面研究宏观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和从学校层面研究微观的经费配置与使用。研究的关注点也主要集中在投资渠道、规模与分配结构上,缺乏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层面的中观分析,更缺乏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因此本研究有利于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中观研究,完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研究体系。

2.有利于提高对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认识,丰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投资政策决定管理体制。由于投资主体不同,高等教育办学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区别。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构成,既有政府投资的,也有私人投资的;既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的,也有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管理模式的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代表投资者行使权益的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均不相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等教育投资的方向与趋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需要有多元利益主体的代表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形成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也只有投资主体多元化,才能促使高校形成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使高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本研究将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细化为政府财政投资政策、学生收费政策(含学生资助政策)、学校创收政策、学校融资政策(社会资金及银行贷款)和社会捐赠政策五个方面,并对各自政策在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演变的不同阶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化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认识,丰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