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教育学

第一节 学校的性质

字体:16+-

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学校的基本特性,学校的一切活动,从教学到管理直到后勤服务等,都应该体现“教育性”。学校的其他特性都是以这个特性为基础和前提的。所以,认识学校的性质,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理解“教育性”的内涵。而要深入地理解“教育性”的内涵,就必须从理解“教育”概念开始。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一词。日常生活中“教育”概念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一种思想转变过程的“教育”,像“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中的“教育”;一类是作为一种影响儿童成长方法的“教育”,像“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中的“教育”;再一类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中的“教育”。比较起来,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还是第一种用法,因为无论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果不伴随教育对象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或完全意义上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在法语中,教育是“éducation”;在德语中,教育是“erziehung”,三者均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可能的潜质转变为现实的特性。

在我国,教育学界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一句。但这两个字在当时不是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复合词。实际上,在20世纪之前,人们很少把这两个字当做一个词来使用。古代思想家和普通百姓在论及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而且,两者比较起来,又以“学”为多。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教育思想也是集中地体现在人们有关“学”的论述上,如《学记》(无名氏)、《大学》(无名氏)、《进学解》(韩愈)、《劝学篇》(张之洞)。因此,我们这里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