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龚雄飞与学本教学

四、学本教师观

字体:16+-

教师观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特点、责任、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认识。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荀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提,并把能否做到尊师重傅提到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加以论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我们的第一位哲学老师就是自己的手脚和眼睛”。杜威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身处于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称为一个团体、一个团队,教师也就是这一团队中最成熟的成员,他对社会团队中的各种生活负有独特的指导责任。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本着“师道尊严”,自持“知识的代言人”,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把自己的意志和书本知识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教育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容易恶化师生关系,使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承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呵护者和唤醒者的角色,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潜力,把他们从课堂上解放出来,让他们追寻自己内心的渴望,大胆地去探索世界,主动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本立场下的教师观主张教师应成为立德树人的引导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课程建设的研究者、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教学研究的参与者、专业发展的实践者、绿色评价的践行者。教师相信学生自己可以借助先天智慧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学生之间是彼此相互促进、共享学习欢乐的伙伴,师生之间是和谐与共发展、同享生命历程的生命共同体。教师的核心能力不是控制力、驾驭力、表现力,而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充分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构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的发展是分内之事,要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过程中,主动实现研究对象从以研究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从研究学生的学反观教师的教,研究领域从以学科教学为主转变为“学科课程、教学、评价”的综合研究,研究方法从基于经验的研究转变为验证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研究空间从教育结果研究转变为过程和过程多维因素的研究、研究方式从“权威式”的研究转变为“共同体式”的研究,不断收获从教的尊严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