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龚雄飞与学本教学

二、廿载探索:一段走向卓越的素质教育寻梦之旅

字体:16+-

回溯龚雄飞走过的20年教育历程,也许能让我们找到他教育思想形成并发展的基本轨迹,并努力去触摸他“教育情结”的内在因由。

(一)汨罗崛起:湖南最年轻的全国模范教师

龚雄飞是从湖南汨罗——这个在20世纪末被媒体誉为“中国素质教育发源地”上崛起的“新生代”。1992年,20岁出头的龚雄飞走进湖南汨罗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师,不久升任常务副校长。凭着自身雄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语文教育的积极探索,他提出了“焦点式”语文教学模式并很快在湖南中语界崭露头角。1995年12月,《人民教育》记者梁友君到他班上跟踪听课,他执教的课题是文言文《石钟山记》,记者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专题报道(《人民教育》1996年第2期)中记述道:

“整个课堂,就像电视中播放的大学生辩论会一样,‘正方’与‘反方’激烈交锋,老师则起一些点拨、引导、归纳的作用。课后,我们问执教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种教法,这位叫龚雄飞的23岁年轻教师告诉我们,与传统教法相比,这种教法至少有两点优势:第一是从‘深度’上看,这种教法挑动了学生的‘疑问神经’,要质疑、解疑,就得斟词酌句抠字眼。老师‘告诉’他,他不见得‘听进去’了;他自己去‘钻’,往往更有力,更深。第二是从‘广度’看,传统教法老师讲学生听,有的学生‘听进去’了,也有的学生没‘听进去’,有的只听了一半。现在以‘疑’激‘思’,发言的、不发言的都被吸引到这场辩论中来,都在动脑筋,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首先从教法上就落实了……”

从这些记述中,我们能感受到青年龚雄飞对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学生学习方式选择上的前瞻性思考,甚至能依稀看出“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影子。熟悉他的人说,在他的教学中,你很少看到传统公式的“五环节”模式。他甚至把“教参”发给学生阅读解疑,自己则根据课文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有时是“按部就班”顺向推进,有时是“中间开花”辐射两头,有时则是“本末倒置”逆向溯源。他的众多公开课以其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赢得了一致好评,甚至被专家评价为“代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使得龚雄飞逐渐成长为一个“明星级教师”:从1994年到1998年任教的语文科连续5年获得汨罗市教育质量评价第一名,被人称为“冠军专业户”;在职称评定中,龚雄飞连连破格,从中学二级、中学一级直到中学高级,一路破格,一路绿灯。2001年,当他被教育部、人事部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时,尚不到而立之年,成为当时湖南省最年轻的教育系统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