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立德树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
我国有立德树人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礼记·大学》整篇都是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修身,就是立德树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但是,当前我们的教育正在遭遇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挑战,社会各种思潮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向我们的青少年奔涌而来。如果我们不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加强道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