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教育界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儿童的热爱,一直鼓舞着我国教师努力学习,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优秀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一直执教于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不仅实现了他的教育理想,而且著书立说,论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我负责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院(现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翻译了他的《要相信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著作,我也曾经参加部分翻译工作,深为他睿智的教育思想所感动。他一生著有40多部教育专著、600多篇论文、1500多篇寓言故事,被译为中文的不下70种,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
他有许多名言,在我国流传很广,经久不衰。例如,他说:“我认为,对人漠不关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险的一种缺点。”他又说:“我们内心中应当对人、对他身上的良好开端具有无限的信心。”这有点像我国古代孟子的心善说,认为每个人生下来是善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某些好的素质,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素质。他说:“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药,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他说:“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他又说:“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他认为,我们要培养的人,不只是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人,而且是大写的人,就是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他说,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精神生活。”他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