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教育正处在转型提高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距今还有3年多的时间。教育工作者要有紧迫感,思考一下,我们离教育现代化还有多远,如何赶上?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要现代化,从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现代人。
现代人的标准是什么?就是适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现代社会是民主的社会,现代人要有民主精神,懂得尊重别人,能与人相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说: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即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为基础。现代社会是科学的社会,现代人要有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懂得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懂得科学地健康生活,反对一切迷信。现代社会是创新的社会,现代人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现代人只有在创新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现代社会是法制的社会,现代人要奉公守法。当前我国社会中不守法的现象阻碍着现代化的发展。
对照现代人的要求,我们的教育需要改革创新。首先教育观念要改变。把只会做题答题的学生变成会思考、会创新的人;把唯唯诺诺、听话的孩子变成会独立思考、生动活泼的人。要记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理想信念、高尚品德、扎实知识、奉献精神的人。
培养现代人,就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转变为学、把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让学校充满生气,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学校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改革要下大力量改进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当前教育改革方兴未艾,许多学校都在改革创新,不少学校推行各种各样的教育,提倡各种各样的口号,把学生的课外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我们不是反对课外活动。从大课程观来说,课外活动本身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而且课外活动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兴趣性,学生喜欢。但要完成国家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当然,这里指的课堂教学也包括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课外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