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汉语和外国各种语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国外语言教学的理论对于我们改进语文教学是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近几十年来国外语言教学,主要是指英语作为外国语教学的一些理论发展情况。
英语教学中历来有两派意见:一派主张以阅读教学为核心;另一派主张以阅读为辅助手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阅读中心教学法”盛行。阅读课成了“教学唯一的或基本的手段”,语法、口语、翻译、写作等教学活动都围绕着阅读课文进行。
20世纪40年代,出于战争的需要,在美国兴起一种新的学派。它以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听说领先”,阅读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这一派认为,语言学习的程序是先听,再说,然后读,最后才是写。
这种“口语法”在英语教学中流行了20多年。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口语法”受到语言学、心理学界的严厉批评和责难,他们指出,“能流利地背诵一个论断(灵敏度强)不等于理解这个论断”“语言不能同与之凝结在一起的文化截然分开”。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学者和教师又开始注意阅读教学和研究。
对于阅读,不同的学派也有不同的意见。20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认为,文字是口语的符号,阅读只是识别和领会这些符号的程序,它本质上不是一种与语言相关联的听说行为。
另一派反对把阅读狭隘地看作识字和理解的程序,主张阅读是“一种识字、悟意、联想、结合四位一体的复杂活动”。但也有人认为前两项“识字”与“悟意”是阅读的要素,至于后两项“联想”与“结合”则是语言的应用问题,已超出阅读的范畴。
近年国外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阅读是领会书面语言意义,从中获取思想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