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Eric Ashby)有一句名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他说:“大学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它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的确,大学的发展如果从中世纪意大利的波隆亚大学算起,已经历了700余年。它的职能、规模、课程、培养方式等都与初创时期迥然不同。但是各国的大学却都还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各自的传统,使各国的大学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我们称这种传统为大学的理想。它引导着各国的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航向。当然,大学的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毕竟带着各自的遗传因子。这种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在大学理想中变异的,正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中世纪的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是由教师和学生聚集而成的,是一个自治的团体,有人称它为一种行会组织。其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教士、教师、神学家、律师和医生等专门人才。起初,大学都是单科性的,如波隆亚大学设法学、萨拉偌大学设医学、巴黎大学则是一所神学院。到13世纪,大学都设有文、法、神、医四科。课程以语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即“七艺”为主。在当时,大学自治、传授知识,为统治阶级培养有教养的人才就是中世纪大学的理想。
14世纪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时期。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贸易的扩张,中心城市的兴起和中产阶级产生,动摇了教会对大学的控制和禁欲主义的思想,建立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但是欧洲大学本质上仍是贵族的教育,即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
工业革命给大学的理想注入了新的血液。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需要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物质生产服务成为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却受到传统大学的顽强抵抗和排斥,以致许多高等技术学院甚至直到20世纪中叶还被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例如,在英国,“高等教育”一词传统上只适用于大学,直到1963年罗宾斯委员会发表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才把技术教育、管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师范学院提供的达到与当时英国25所大学同类教育水平的教育包括到高等教育的范畴。可见,大学传统理想的顽固。但是时代在前进,大学要想前进和发展,也必须改革。因此,工业革命使大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学不只是要为统治阶级培养有教养的人才,而且要为工农业发展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大学教育的内容不只是传授古典人文科学,而且要传授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术。除了一批技术学院和农工学院应运而生外,传统的大学也在自我改造。还是以英国的大学为例,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英国的大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创造的。大学主要关心的是授予学位、培养绅士,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发生什么关系。正因为如此,牛津和剑桥在17世纪和18世纪衰败下来,直到19世纪新大学的出现,才逐步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概念。牛津和剑桥也不得不在一片批评声中走上改革之路,同时它们本身也才得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