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是指一个人学习的经历,表示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按照现代教育体系来分,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又分研究班、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均需毕业取得文凭者才算得上有某种学历。这种学历,与其本义已有所差别。其本义是表示人的受教育程度,并未含有必要的学历证书。例如,人口普查,每个人都必须填写文化程度,一般以受教育的年限来确定,不一定要求有毕业证书。要求学历证书是高一级学校招生或用人制度所规定的。有了学历证书,说明某人不仅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而且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取得了合格证书。
讲求学历是必要的。就整个国家来讲,各种学历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说明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现代化的程度,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指标。就用人制度和工薪制度来讲,需要通过学历来选拔相应的人才,规定相应的工薪等级。强调学历是实现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重要举措。回顾十年动乱时期,取消了高考制度,用人不讲学历,使得“读书无用论”泛滥于一时,不仅贻误了一代青年,而且使民族素养下降,其后遗症至今尚未彻底消除。1977年邓小平同志决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仅这一举措,就使“读书无用论”烟消云散。众多青年重新拿起书本,刻苦攻读,才使今天我国各条战线后继有人。随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再一次掀起各级干部学习的热潮,使我国干部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准备了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管理干部队伍。
讲求学历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古代社会只讲究门第,不讲学历。统治集团的接班人都是世袭的,各级官吏也都是在统治阶级内部选拔的。我国的科举择才制度应该说在封建社会里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是讲究学历的一种择才制度。但是它并未改变整个封建社会世袭的根本性质。且我国科举后来流于形式,其学风导向作用极坏,其流毒至今仍在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