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三卷:高等教育苏联教育

马克思论个人的全面发展[1]

字体:16+-

——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我第一次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1949年,那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学校为全校师生开设了两门公共课,一门是社会发展史,由侯外庐教授讲授;另一门是政治经济学,由胡明教授讲授。以后在苏联学习,政治经济学是重点课程,要学习两年——四个学期,每周四节课,自然又要读《资本论》。回国以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讲到马克思教育思想时也总要提到《资本论》。但是,似乎并没有学透学懂。今天再一次阅读《资本论》,感到又有一些新的体悟。

一、《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考察

《资本论》是一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著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里写的:“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2]但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总要谈到人,而且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改变了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深刻的考察和分析。

(一)大工业机器生产把人变成机器的工具

在《资本论》第十三章,马克思集中讨论了生产和人的关系。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考察,认为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已经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经济范畴的人,是背负着阶级关系的人。马克思在序言中说:“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3]所以,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时,用了很长篇幅谈到资本主义生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特别是对妇女和童工的摧残,同时也指出未来教育的出路。可以说,《资本论》第十三章集中反映了马克思对教育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