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三卷:高等教育苏联教育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1]

字体:16+-

在2016年国际书展上,我与加拿大许美德教授进行了对话交流,许美德教授在谈到其主编的《东西方高等教育碰撞》一书时说,世界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的模式,一种是中国的模式。她说:“很多西方高等教育比较学的专家,以为只有一种大学模式,以为所谓全球研究型大学的来源只是欧洲的大学。但是在世界史上,大学确实有两个主要的模式,一个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另一个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比欧洲中世纪大学早1000多年,两者都有它重要的价值观。比如中国方面,科举是为国家服务的,士大夫是属于国家官僚制度的,为国家工作,是公务员。但是欧洲本来就非常讲究自主权,学习自由和大学自主权有法律的保护,国家不能干扰,这就是中世纪时代欧洲的大学。但是到十七八世纪,欧洲的新国家形成的时候,法国还有其他的国家受到中国的影响,比如我们看看法国的大学,他们是属于政府的体系,所有的教授都是公务员。所以确实可以说有两种这样的模式。”这段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她说的是大学的模式,并谈到这两种模式背后的大学价值观。从表面或形式上来看,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差不多,大学里设学院,有各种文理学科,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似乎都一样。中国大学的模式也是从西方引进的,机构和教学、科研都有共同性。但是隐藏在大学背后的价值观却有很大的不同。

大学的价值观是什么?怎么确定的?有没有发展变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的价值观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从价值观出现的形态来说,许美德教授把它分成两种模式,这种分类是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以及大学的起因说起的。但是从大学的功能发展来看,大学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形态,远远不止这两大模式,而且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自从欧洲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大学的价值观也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而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国大学的价值观就有着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