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与彼得·圣吉凝聚东西方智慧的再次跨界对话[2]
时隔一年,2016年10月20日,中国教育界泰斗、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与世界级管理学大师、“学习型组织之父”、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彼得·圣吉(Peter Senge)先生再度聚首北京师范大学,又一次展开凝聚东西方智慧的跨界对话。两位大师围绕“更好的老师、更好的未来:塑造面向21世纪的新教师”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思想交流,共同探讨教师发展与转型的方向、路径等问题。本次对话由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执行主任赵实主持。
一、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习者的成长
赵实:前几天,我们通过“WE教育”[3]做了一个小型的网络调查,让网友选出一个词来比喻教师的角色,如“蜡烛”“灵魂的工程师”等。从我们收到的300份答复来看,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倾向于用“共同的学习者”比喻教师,而非教育工作者则更多地选择了“引路人”这个选项。请问两位先生,你们又会选择哪个词来描绘你们心中的教师形象呢?
顾明远:我认为教师是一个引路人。今年(2016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讲话时指出,教师是培养品德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传统教育里,教师是知识的载体和权威。然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些人因此认为教师可以下岗了,但我认为教师不会消亡,因为我们依旧需要教师为我们引路。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