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不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情况,就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开始是简单地照搬苏联经验,当然对于我国改造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的新体系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只是单向地学习,没有或者很少考虑我国的国情,没有对苏联教育从比较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学习的东西也是浅层的。20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同志关于要研究外国的指示下,全国建立起一批外国研究机构,其中包括外国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界开始从单一的研究苏联教育,转向研究西方几个发达国家的教育。当时从资料入手,大量收集各国教育的资料,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事业才刚刚开始,就遇到了“**”,把已经打开的大门又重新关闭起来,过去积累的资料也差一点丧失殆尽。直到“**”结束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比较教育才得到复苏,同时开始从简单地介绍外国教育,逐步走上了比较分析和学科建设的道路。近十年是比较教育兴旺发达的十年,我们比较教育的队伍不断壮大,从只有几十人发展到现在600多人;我们的研究成果累累,不仅完成了“六五”“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许多重点项目,而且出版了多种杂志,发表了几千篇论文,出版了几十部专著,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些成绩。比较教育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我想借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主编的 《比较教育》 创新刊之际,谈谈我想到的几个问题,请教于比较教育界的同行们。
一、什么是比较教育
虽然不少比较教育学者认为试图给比较教育下定义是无益的,但是我们总应该对比较教育的性质,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说出一二三来,否则,我们的研究就无法开展。关于什么是比较教育,我国出版的三本教科书的说法都不尽相同。以王承绪教授为首主编的我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是这样写的:“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成有信教授主编的《比较教育教程》是这样表述的:“比较教育学是把比较的方法作为它的主要方法,去研究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揭示影响它们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和因素,找出它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做出比较性评价,探索问题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以作为改进本国教育的借鉴的一门教育科学。”吴文侃、杨汉清两位教授主编的《比较教育学》做了如下表述:“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我们可以对上述三种表述做一番比较。它们有几点是相同的:首先,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外国的教育或者世界各国的教育。其次,找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第一本教科书只提到研究当代外国教育,没有提本国的教育;第二本、第三本教科书则提到研究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或世界不同国家的教育,第二本还提到不同地区的教育。其次,前两本都提到“作为改革(进)本国教育的借鉴”,第三本没有这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