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所谓新兴,有几种含义。一是指它产生的年代还不长。若从1817年法国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一书算起,至今才180年的历史。二是指它还不够成熟。比较教育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教育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它是一个研究领域。三是指它正在发展中。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比较教育仅仅在西方国家中流行的话,那么70年代以后,它在发展中国家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而且方兴未艾。
比较教育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是与世界形势的发展分不开的。20世纪是风云变幻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民主势力战胜强权势力和法西斯主义告终;殖民主义的灭亡是20世纪人类最突出的贡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空前提高,带来了战后国际经济的繁荣。世界教育在这五洲激**的20世纪有了空前的发展。国际竞争激烈,国际交流频繁,教育已经不是一国一地域的事业,而是需要互相交流、互相借鉴的,许多问题需要共同讨论。这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客观基础。
但是,比较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西方比较教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热闹了一时,近些年来不太景气。发展中国家虽对比较教育兴趣犹浓,但似乎尚未找到一条科学研究的道路,成果还不能算太丰硕。比较教育可以说步履维艰,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比较教育还缺乏一套科学方法,还难以从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得到科学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教育的可变因素太多,难以简单地将各国教育加以类比。其次,比较教育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人们并不觉得它有那么重要。比较教育历来探讨别国的教育多,研究本国的教育少。虽然著名比较教育学者康德尔说过:“外国教育制度的研究,意味着对自己教育思想的一次检讨和挑战,因而也是对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的一次比较清楚的分析。”但是,提供比较教育研究资金的决策部门,总是希望比较教育为它们提供教育改革的现成方案。最后,资金短缺是近些年来比较教育研究不景气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萧条的阴云时时笼罩着许多发达国家的上空,教育经费短缺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障碍,对于教育研究,特别是比较教育的研究,尤其难以照顾到。正如霍尔姆斯(又译“霍姆斯”)生前所说:“经费正在被压缩,因此,我认为比较教育不会像从前曾有过的那样得到更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