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七卷:鲁迅教育思想研究 和平之桥

2 什么是人的本性

字体:16+-

性善说·性恶说·白板说

池田

顾先生在书信中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综合地看教育发展,教育也绝不是仅有积极的方面。教育有时不是涵养热爱儿童之心,而是在培养争夺心和掠夺心。孟子持性善说,荀子持性恶说,但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

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弱肉强食的自然淘汰机制适不适合人类社会?这些不仅关乎教育,也是关系到人类社会根本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性善说和性恶说,自古以来不仅在东方进行了各种论证,在西方也是一大议题。我曾与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和贵国的国学家季羡林博士谈过这个话题。[12]

我想起性善论者卢梭的洞察,他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3]我亦想起性恶论者霍布斯的人性观:万人对万人的斗争。[14]

这一问题又引发许多问题,是个既古老又新鲜的命题。这里我想回归基本,先整理一下孟子的性善说。孟子用巧妙的比喻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15]并继续论证说救助面临危险的婴儿是所有人共同的心理。

他接着论述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6]这真是非常明快的逻辑。

但是,孟子的意思并不是那种乐天的想法,即并不认为因为人有天生的“善”,所以做什么都可以,只需坐待善的萌发即可。

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世之道,孟子为他讲了农业和租税的重要性以后,这样说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17]孟子一语中的地指出了人要行人伦之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