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视野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汉英对照

中国三十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三大理论主题

字体:16+-

北京师范大学 王本陆[1]

摘要: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对若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议题进行了反复探讨和论争。其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古今中外之争,完善学校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消亡之争,是贯穿于众多具体议题中的三个基本理论主题。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的演进轨迹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科学主义”强势兴起,其特点是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本质,主张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改进优化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本主义”日益成为主流话语,其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交往、意义、理解和对话,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回归生活世界,强烈反对工具理性和知识控制。透过论争可以看出,在现代教育中,如何处理好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促进科学和人文的有机融合,乃是众望所归的出路。

古今中外问题涉及古今问题和中外问题两个方面。古今问题的实质是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评估、认同和变革。三十年间,学术界逐渐能较辩证地对待中国古代教育传统,而对中国现代学校教育传统则歧见纷呈,有厚古薄今之嫌。如何客观评价中国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是今后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中外问题的实质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教育的相互比较和中国教育的自我定位。强调国际化和强调民族化是两种影响较大的理论取向。其中,强调国际化的观点认为,中国教育(包括课程与教学)要与国际接轨,追随国际趋势,即“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强调民族化的观点认为,中国教育(包括课程与教学)主要应立足中国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教育。当前,强调放眼世界,立足国情,重点研究中国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主张日益得到广泛认同,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