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道德的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职业道德的形成也不例外,也存在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体制转轨,中国人的道德也经历了巨大的改变。计划体制下那种忽略个人主体地位和个人权益的道德原则正淡出历史舞台,道德的价值本位正悄然由以往的集体回归到独立的个体,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原因在于:一方面,它契合了社会转型的需要,内含着打破旧体制和建立新体制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引发了道德的回归,让道德重新成为每个人“内心法则”,为道德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发挥其整合社会秩序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教育作为一个特殊领域,历来被视为整个社会的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处于道德的“制高点”的教师,自然也被社会寄予了较高的道德要求。因此,“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基本素养要求,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级师范教育最基本的伦理价值导向。即便是在当下,我国处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无论道德体系如何转换,教师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仍然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始终坚守的一个道德“标杆”。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教师坚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原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教师群体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教师的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敬业精神不够,却热衷于课外的有偿家教;部分教师出现了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风气浮躁、学术道德腐败。又如,一些教师的“育人”观念薄弱,课堂上什么“该讲”“不该讲”界限模糊,消解了尊师重教的道德传统。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不是主流,但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削弱了教师作为社会风尚引领者的角色地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因此,必须对这些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