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社会现象,产生、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道德的起源
在动物界,弱肉强食是普遍的生存法则。在“人猿相揖别”的那一刻,人类的这种生物属性并没有消失。从“弱肉强食”的动物本性到现代“文明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道德的出现及其行为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人类自身进化史上极其重要且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道德究竟是如何起源的?简单地说,道德起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是群居的人类为了在共同生活中和谐相处所必需的“调节器”。从词源学上看,西方话语中的道德(Morality)一词源自拉丁语Mores,意思是指传统习惯和习俗。在我国,“德”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道”和“德”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各自有自己的含义。“道”原指道路、交通规则,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明德”的思想。正如《尚书·康诰》中说,“克明德”“德裕乃身”,何尊铭文上说,“恭德”。这里讲的“明德”,具有修身正心、教化民众的意思。在汉语中,“德”与“道”意义相近,即人对“道”的获得,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
“道德”在中国早期文献中的具体表述,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秦时韩非子则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唐朝韩愈在《原道》中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