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实与理论
近20年来,在西方国家教育界,是一个充满“重构”色彩的时期,[1]人们在新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对原有的假设、概念、关系进行解构与建构。概念重建、结构重组和文化再生成为此阶段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自1992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内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进行着持续的变革。在这个改革和发展的图景中,教育改革也连绵不断。总体来说,强调个人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机会均等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新千年以来,中国内地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向是:改革的重心已由原来在体制方面对教育结构和行政的改革,转向改革学校课程。因为人们相信,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它抓住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些关键问题。[2]
一、新课程改革:从传递到转化
中国内地于1999年启动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范围广泛,深入彻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经过五年的实验,2005年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始全部实施新课程。[3]本研究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下面在对新课程改革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功能与担当的角色。
(一)课程改革的性质
要考察课程改革的性质,最基本的是从分析课程改革的内容入手。概括来说,有三方面的原因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一是中国内地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积弊久革不除的传统;二是社会发展对未来复合型人才质量的诉求;三是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理想的追求。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盛行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深刻地给国人留下了注重考试、分数与次第的社会文化心理。为考而学,为考而教是中国内地许多教师的信条。当然,造成“应试教育”现象还有更为现实的原因。一是来自市场化的压力。学生与家长关心的是通过教育这个筛选机制后学生的前途,学校与教师关心的是由于学生成绩的调节而使学校能够在教育市场上占据多大份额。二是中国内地注重基础知识掌握与基本技能训练的教育传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尽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内地进行了林林总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