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名家谈成长

字体:16+-

有人说我的课堂很有亲和力,学生在课堂上很快乐、很幸福。我想,这是对我课堂教学最好的褒奖。因为在我的心里,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不要认为离开了你,这个世界就会停止转动。于是,我自然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与尊重。陈国安先生在写给我校的《智慧论》里的这句话,“知人者方能休慰他人,自知者犹可坚守自己”,与其说是领悟教育的智慧,不如说是感悟生活的真谛、领会做人的真谛。你对生活理解的程度,决定了你对教育领悟的深度。我尤其记得我的导师——著名特级教师庄杏珍老师,她每次给我讲课,都提醒我:课品如人品!一个人品格高雅,他的课堂自然清新怡人,让人如沐春风。一次上《她是我的朋友》,有一位女孩子发言非常积极,尽管发了好几次言,她仍然把手举得高高的,不停地嚷:我来!我来!我对她说:“我就知道你聪明!”顿时,她像一只霜打的茄子,低着头,不再言语。我立即感到失言,可是补救已然乏力。事后,庄老师严肃地对我说:“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孩子幸福一生,也可以让一个孩子痛苦一辈子。失言的细节,更体现出你是不是真的把每个孩子看得比你自己还重要,看得比你的课堂还重要……”的确,无意中的话语、不经意的细节才折射出你思想的底色,刻意的雕琢往往掩盖真实的念头。本真的课堂,教师应该展现的是自己的人生本色。因为,教师也是一部让学生阅读的“教科书”,我们都应该不断地丰厚这部书的内涵,而最好的方式便是读书与追问。

肖复兴先生说得好,社会越来越浮躁,心地和精神也就越来越容易变得粗糙和枯燥。网络时代媒体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纸面阅读受到强烈的冲击,但传统的纸面阅读毕竟有着自己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古典式的宁静,在白纸黑字之间充满的想象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阅读方式不可比拟的。阅读应该成为我们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我几乎每天都坚持读2小时的书。在书中,我认识了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皮亚杰、布鲁纳、布鲁姆等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我反复阅读他们的经典专著,仅《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读了3遍,做了厚厚的笔记和摘录,从中丰厚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基础,也对诸多的教育现象有了审视的坐标,不至于迷失方向。在书中,我还结识了李镇西、韩军、严华银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拓者,从他们睿智的思想中读到了鲜活的语文教育学,触发了自己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诸多畅想。感触最深的是,我通过儿童文学名著读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儿童的世界。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读文学作品,无异于荒芜了自己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