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满腔热情,带着感恩之心,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太大了。想,很美,做,可得站在地上,不能在半空中飘浮。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还有些熟悉,文、理学科教学则甚为陌生,无论教哪个学科,都得从头学起。
学校原本要我教历史,当我正沉浸在背诵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年代、熟悉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时,校领导突然叫我改行教语文。教历史,已是勉为其难,缺少专业学养,改教语文,岂不是又要另起炉灶?汉语拼音、汉语语法都没学过,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怎么教啊?别说误人子弟,就连课堂上一节节站下来也十分困难。于是,我诉说自己的难处,谁知领导说:“战争中学习战争,哪有先学打仗再去打仗的?这是‘最高指示’。”我无法再开口,认了,两分钟就解决了改学科的大问题。
那个年代,没有教学参考书,全靠自己独立钻研,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教。自由度是大的,但教得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我这个年轻教师却没有把握。那时,课堂闭锁,不可随便进别的教师课堂听课、学习。老教研组长教得好,琴棋书画也行,令我羡慕。于是我向他央求了多次,希望能听他一节课。可他就是不吭声,不应允。
俗话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我一清早就到学校,积极主动地把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包下来,扫地、擦地板、抹桌子、泡开水、倒痰盂,想以勤劳“感动上帝”。然而,终未见效,仍然未给我听课学习的机会。
一天,老组长突然来听我的课。推开教室门,见他坐在最后一排的椅子上,一脸严肃。由于毫无思想准备,腿不由自主地“弹起了琵琶”。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在教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正对作品中的“将军”和士兵“小李”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我定了定神,把课上了下来。学生认真阅读、听讲,我自认为讲得还是有条有理,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