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名家谈语文

媒体使用与课本使用

字体:16+-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是语文学习方式的新探索,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各种媒介进行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课文学习的背景材料,展示有关教学内容,探索讨论途径,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媒体用得恰当,能增强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在使用多种媒体的同时,千万不能小视课本,轻待课文,乃至把课文撇在一边,而专注于其他问题的讲解与讨论。比如学习杜牧的《山行》,一上课教师就打出一幅山林秋色的国画,然后对着这幅画,逐步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诗句。教师用心良苦,诗画比照,让学生置身于声、像、色的氛围之中。遗憾的是学生被色彩绚丽的画面所吸引,而诗句所构成的深远意境,语言的醉人情韵,以及学生的想象力,都被画面框住了。白云缭绕,山路绵长,枫叶流丹,层林如染,富于无限想象余地的活动着的美景,被多媒体制作成一幅静态的画框住,无形中削减了语言的魅力以及审美的教育、智力的开发,太可惜了。又比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画面就是滔滔滚滚的海水;学习他的《乡愁四韵》,就次第出现“长江水”“海棠”“雪花”“腊梅”等多媒体制作的画面。诗人借助具体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生活经验中也有这些具体的物象,还有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展示呢?要体味、要咀嚼、要品尝的是借助物象抒发的乡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不潜心阅读,不反复朗读,不对文字仔细咀嚼,又怎能体会其中一二?再如学习《宝玉挨打》,多媒体展示的是宁国府、荣国府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谱系,教师将课文抛在一边,除极个别自然段要求学生看一看外,从语言到内容,从情节到结构,几乎没有问津,难怪听课时有人不解地问:“这是语文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