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科书上,在谈到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的关系时,通常的表述方式是,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着(或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而与此同时,我们又提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认为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实际上是给前面的结论打上了一个问号。教育的发展无疑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但制约和影响的程度如何?制约和影响的究竟是教育中的哪些因素?教育中有没有不受或者相对而言少受经济发展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去一般性地泛泛而谈经济或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细密地审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问题。
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论语·子路》第9节说:“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就“富”对“教”的关系而言,这里至少有两层问题,一是“富”后一定会“思”及“教”吗?二是“富”后而“思”的“教”是一种什么形式的“教”,或者说“富”的人们是以何种方式来“思教”呢?
我们先来看看,富裕起来的家庭如何“思教”?富裕起来的农民、普通市民,因为自己在读书上的不足以及自身生活境遇上的某种欠缺,而把双倍的读书的期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希望他们将来能有出息。他们对教育的双倍期望同样是他们对子女教育投入的有求必应。少数高富裕阶层,他们在加大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同时,对教育的眼光也不同一般,“贵族学校”应运而生,还有的初中刚毕业,就选择出国留学。在他们的心目中似乎条件好的学校、外国的学校就等于好的教育,因为他们富裕,所以他们不须进一步考虑他们的教育投入与教育收益的关系,因为他们富裕了,所以不愿再让孩子吃点苦,殊不知,“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虽然好的教育并不一定要人人都去亲历苦难,但适当地吃点苦,并且间接地体验苦难、理解苦难,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就排斥苦难,对于培养他们一分博大的人间情怀、培养同情关爱之心是十分重要的,而这或许也该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成分。当然,也并非所有富裕起来的人们都能想到教育的重要,也不乏这样的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读不读书没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