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诞生与发展也必然建立在特有理论基础之上。由于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教育学两门主干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其理论基础也深受两者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及自身特有的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学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教育与社会再生产、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等,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公共物品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等。
一、教育学理论
1.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
所谓“劳动力”(Labor Force),就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与此相对应的劳动力再生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再生产,二是精神再生产。前者主要是指人类的生殖繁衍以及后天生理性的物质消费活动;后者则相对复杂,是人类不断学习、积累、去伪、存真、进步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生产、积累、传递与再创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推动力量。
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内容。劳动力再生产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劳动力再生产根本在教育,特别是劳动力精神再生产与教育更是密不可分。教育最一般的社会职能就是使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使个体社会化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功能。其中,就教育的经济功能而言,教育主要是通过生产活动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的要素——人的培养来实现的。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科技活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已由体力劳动者变为脑力劳动者。为了使劳动力的再生产顺利进行,即使科技人才知识、智慧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和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