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教育文化现象本身是人类生命群体在追求生命最优的过程中,对教育呈现出某种需求的现象。
教育文化既是人类历史的,也是人类现实的;既是人类生命群体的,也是人类生命个体的;既是人类生命群体某个区域的,也是人类生命群体某个阶层的;既是国家的,也是民族的。
形成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是历史的必然。
在本章第二节、第三节人为地把东西方人类历史的发展切成了两大段(我们姑且称之为第一阶段历史和第二阶段历史),从中选择六个方面的要素,作了陈述与对比,然而从系统论的角度,缺少了1500年到现代这段历史六方面要素的陈述对比,从系统理论上讲,得出结论似乎不够严谨科学。然而,之所以不再专题陈述对比1500年之后的这段历史(姑且称之为第三段历史),一是前两段历史的发展已经构建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基本框架;二是第三段历史可以认为是在已经形成的教育文化框架内的教育践行、丰富与充实。因此,有理由坚信前两段历史铸就的教育文化总体构架的清晰性与可信性,加之以第三段历史的教育文化实践为佐证,我们能够从本质上把握东西方教育文化及其特点。
为了清晰地把握结构,突出要素对形成教育文化本质所发挥的作用,我们将六要素分为四个作用,即经济类型作用;政治文化类型作用;宗教与科学技术作用;战争规模与频度作用。以这些作用,探讨其与人类生命个体建立的“关系”,进而在人类生命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发挥对人类生命个体现实经验关系记忆累积的作用及其方向性的形成,即教育文化的形成。
经济类型对形成东西方教育文化作用:分析、佐证与对比
(观点)西欧的经济类型,虽然也是在农业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自给自足庄园经济,然而,庄园经济类型同我国小农经济类型有着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