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理解培养目标的概念和培养目标确立的考量因素;明确中小学校各自的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并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22]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则针对特定的对象。如果把教育目的等同于培养目标,则势必会造成在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倾向或无所适从的局面。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而培养目标则有具体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它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确立具体、科学、合理的学校培养目标,用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确立培养目标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简单推衍。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为学生甚至整个社会服务的,因此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所处地区的状况以及对应的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学校设置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各个学校具有了独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的确立依据
由于教育目标的设定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并非易事。这些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培养目标在宏观上体现为教育目的对人才质量的共同要求,微观上体现为各类别各专业的不同培养任务以及社会用人市场的专业需要。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如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中理、工、农、医、师各类别的培养目标,某一类别院校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等。教育的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培养目标均会不同。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受到学生需求的直接影响,而学生又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因此,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间接影响。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特点、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