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了解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并能够针对不同年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典型特征。如生理方面身高、体重、骨骼、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特征;心理方面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少年期的中学生和青年期的大学生,其生理、心理发展各不相同,因而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是不同的。
名家语录
保存儿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天性武装起来。
——埃默森
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小学阶段从6、7岁到11、12岁,这是人生发展的童年期,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最关键的奠基时期。
(一)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1.小学生的生理特征
小学生在发展速度上表现为相对平稳,身体各方面发育相对稳定和平衡。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体质逐渐增强。大脑发育基本成熟,9岁儿童的脑重为1350克,12岁儿童的脑重为1400克,与成人相差无几。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小学生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平衡,同时也加强了其心理的稳定性。小学生的骨骼、肌肉、心脏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骨骼富有弹性,易变形而不易骨折。他们的肌肉柔嫩、水分比率高,喜欢蹦跳,但缺乏耐力,易疲劳。他们的心脏容积小,脉搏频率比成人高,不适于剧烈运动、紧张繁重的劳动。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增长谐调,身体发育呈均衡性。
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较快。高级神经活动即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有了很大增长。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每日平均需睡眠11小时,而12岁的小学生每日平均9小时就够了。可见小学生清醒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但若和青少年或成人相比还差得很远。所以过分的兴奋或过分的抑制都会直接损害他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