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从哪里来?直接地正面地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实属不易,但我们可以以学科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反推。作为一门“学科”,或者说一门“学问”,它的产生以及被认可,核心问题有四个:第一,是否有稳定的、独特的研究对象;第二,是否形成独具的研究方法;第三,是否凝聚了一支专门的、职业化的研究队伍;第四,是否形成了一系列概括化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及其对话平台。由此可见,教育学可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
一、教育学产生于以教育为职业、稳定的教师队伍
自从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这一独立的教育形态后,就有了一批与直接社会生产脱离、专门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早期的学校教育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等教育。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以未成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主要任务是照看儿童、文字识记和传授计算的知识与技能,社会地位比较低下。这可以从古希腊文中关于“教师”一词的演化得到佐证。在古希腊文中,“教师”一词是由“教仆”演化而来,就是奴隶中一部分专门侍候贵族、奴隶主子女上学的人。在罗马帝国时代,初等学校从教的教师大多是为谋生而被释放的奴隶,罗马的自由民不屑担任这种工作。在中国封建社会,除少数宫廷教师之外,社会上的私塾教师大多是不甚得志的文人。二是高等教育。与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有极大的不同,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通常是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多以成人为教育对象,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等。总而言之,无论是从事初等教育的教师还是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他们都是以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发展为目的、以教育作为专事职业的人,有了这样一支有知识、有素养且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有了教育学产生的人才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