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教育内涵的探究
对什么是教育,我们的教科书里有很多陈述,例如,有目的、有计划影响人生命发展的活动,等等,但实际上这样的表述并没有真正揭示教育的内涵。多少年来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上所施、下所效”“养子使做善”这样的活动,但是回过头来看“上所施、下所效”这样的表述里面隐含着理论缺陷,即教育是一种传递活动,因此教育者要学富五车,而受教育者是容器。如果是这样,为了接纳已有的文化遗产,教育变成了一种负担很重的实体性活动。在技术理性的笼罩下,一谈教育就意味着一定要在学校里面要学到某种实体性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是可检测、可被看到的。比如,有媒体报道中、美两国的教育时,讲到中国情况,中国孩子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讲今天学了什么什么,做了什么什么题,家长一下子就放心了,认为孩子学到东西了;如果孩子讲今天早上一节课都没讲,我们就做了什么什么活动,家长就马上充满忧虑感。这里面所流露出来的某些信息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教育是不是以传递某种实体性的东西为唯一的职能呢?心理学说得很明白,学习活动至少有两种形态,一种学习是显性学习,显性学习是以往我们共同关注的,也是被我们所共同重视的,它可测量、可检测,但是还有一种学习是“静悄悄的革命”,未必能够在行为上看到什么东西,未必能够进行检测,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内心、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思想方法会受到熏陶和影响,后一种现象算不算学习呢?因此,对教育不能全然用显性的目光来审视,如果用过于显性的目光看教育会使其变成一种负担很重、让人不堪忍受的活动。因此我认为西方文化对教育的理解更透彻,education这个词,有人专门查过它的英文词根,“e”在拉丁语里有“引发”“诱导”的意思,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要将人身上的某种素质、某种品质诱发、引导出来的活动。如果将教育理解为是把人的身上某种与生俱来、某种天赋的品质引发出来、诱导出来的活动,那么教育就是一种特别轻巧、特别艺术化的活动,它不沉重,亦没有巨大的包袱感。轻巧在哪里呢?依据“愤启悱发”原则,教育的艺术在于将一个人内心世界、精神世界调动到“愤”和“悱”的程度,即想说又说不出来,不说出来又很难受,这个时候教育就出现了,教育者运用独到的策略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轻轻地一点拨,马上澄清认识、理清思路、海阔天空、豁然开朗。因此对于教育来讲,如果把它的基本的人性论前提定义在性善论、性恶论上,都有可能局限人的发展空间。本来一个人的发展可能性无限广大,形象一点讲就是人可以实现360度的发展,而如果人为地界定是性善还是性恶,显然会带来一个误区,你说人性善,我一定能够找出足够的案例来说明人不是这个样子;你说人性恶,我一定能够找出足够的案例来说明人好得不得了。所以这种讨论对教育的前提的厘清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如果人为地划分性善、性恶,有可能把人的无限发展空间给压缩了,你只能这样发展或那样发展。教育的人性论前提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人心向善,承认这一点就为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也为教育得以彰显自己的价值、施展自己的功能创造了条件。任何一个人都可塑造、都可培养。人性向善就意味着在人身上,在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一种潜在的、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能够引发出来的素养,这就是教育要做的事情。因此,对教育的理解要回到其本性上,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