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在对现代化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认识,社会已经很模式化了,让人感到窒息,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呢?这里我提了四点:去情境化、客体化、预设化和规训化。这是我们今天教育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这些又导致我们的教育理论朝这个方向亦步亦趋地建构自己的理论。教育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活动,教育是不能被去时间化的,就教育本身而言不能把时间拿开来讨论教育,这样的教育没有用。比如,有些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在做研究的时候离开真实的情境,从网上将数据下载下来以后就直接提建议,所提的建议貌似正确,实则无用。
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出了问题,往往离开真实的情境去讨论教育问题,其实胡塞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叫“意向性理论”。在所谓现代性的认识方式作用下,我们没有认识到意向性理论的价值,现在有必要把它再捡回来,在看社会、看人、看真实情境下的教育存在时都要用意向性的思维方式。意向性思维是什么意思呢?人的思维是动态的,是不断在跳跃的,在这个动态的、跳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所形成的判断对解决当下的问题最真切、最有用。比如,咱们现在坐的这个教室里边,大家坐在这听我讲课,大家的注意力在我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周围没有其他存在物,它们构成了我们今天得以开展这场活动的背景。此时如果突然一个手机响了,那大家的注意力就跑到那个手机那儿去了,我的讲演活动就转为此时的背景。等手机关了,我的讲演又凸显出来,进入大家注意的中心。又如,如果此时有某个同学突然推门进来,他马上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我的演讲又转到背景去了。等他一退场,我的演讲在你的注意中又凸显出来。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这种动态思维。此时,无论手机响还是外人推门而入,也无论是当事者还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能够为这个情境所接受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说,身处某个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他最能感受到此时的问题和困难所在,从而也能提出最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尽管这个对策和建议多么的不起眼,甚至可能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它对解决当下的问题最有效。换言之,身处某个特定的情境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判断对解决这个情境的问题来讲是最有效的,当离开了这个场景坐在书斋里苦思冥想获得的建议,貌似正确和言之凿凿,但对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可能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