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人讲演录.第3卷

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案例02

字体:16+-

形成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每个老师都可以形成案例;二是在别人教学的课堂观察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这样当我们的研究者在知识库、思想和观念中积累的案例素材越来越多时,很多东西就能融会贯通了。当然案例来源于教学生活,还要高于教学生活,就需要加工,这个加工不会损伤它的真实性,我后面要讲的案例就是做过一些加工的,我相信大家听了以后还会觉得它是真实的。所以说“课堂志”通俗地讲就是在课堂里面观察、访谈、深描和形成案例,用案例去分析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要么遵循一定的规律,要么解释这种现象就足矣。

第三个问题是“合作学习”课堂研究案例。PPT:“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要素:1.分工。小组成员积极分担学习活动中不同的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2.同学。‘相观而善’谓之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一起进行有效的沟通的人称为同学,不同于‘同班’。小组中的同学之间建立并维护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其有效性的途径。”接下来我要讲一个案例,前面讲了课堂志要用这三种方法来做,到底怎么做呢,这也是中小学教师经常问我的问题。那我就告诉你,我是怎么做的。有一次,有一个老师,他就告诉我,他说:“王老师,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你认为怎么样?好不好?”我说:“你认为怎么样?”他说:“我认为这个合作学习一点都不好。”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合作学习’浪费时间不说,而且关键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我说:“据我所知,‘合作学习’不是你说的这样糟糕的一种学习方法。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我听听你的课?了解一下你在课堂上到底是怎么开展合作学习的。”当然,他是我们的教育硕士,他说“那欢迎啊,王老师”。他还没有答辩呢,我提出这个要求他肯定是要欢迎的。(哄堂大笑)“那我们抽个时间去听听你的课,到底你是怎么开展合作学习的,认为它不好。”在去之前,我们要做一些准备,比如,“合作学习”我们查了很多资料,有很多书,首先说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别人讲了很多,我讲一句话:合作学习就是相对个体的学习,一个人学习就叫个体的学习,只要不是一个人学习,两个人,三个人在一起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第二个,讲合作学习时,讲了很多要素。最著名的,美国的约翰逊兄弟,讲了五大要素,大家都是引来引去,抄来抄去这五大要素。结合对理论的研究,我认为,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来说有两个要素就够了。一个是分工,第二个是同学。没有分工,就没有合作的必要。还谈什么合作学习,只要分工,才有合作。所以说,两个以上的人是怎么分工做的。第二是同学,同学是大家一起学习,《学记》里讲“相观而善,谓之同学”,相互观摩相互促进,那才是同学。我们今天的很多同学,见面说:“老同学你请我吃饭吧。”其实都讲错了,不是老同学,你们啥时候同学过?应该这样讲:“你说老同班,请我吃饭吧。”但是我们没有人这样讲,因为我们认为同班就是同学。错!同班不同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在中小学里,同班就是同学,虽然都坐在一个班里,但是都很少同学,一起学习。比如说我问你答,这就是同学了;我读几个单词,你写,这就是同学了。我们大家做一个实验,各有分工,这个实验做成功了,这就是同学了。而现在是我讲,大家都坐在下面听,你们同学了没有,没有同学,你们只能是同班了而已。好,理论的准备做好了,我们就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