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教《鲁滨孙漂流记》?这可能是很多语文老师现在在思考的问题。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新教材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呈现方式:“作品梗概+精彩片段”。要说“作品梗概”,我们并不陌生,人教版大修订教材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原著的内容简介;要说“精彩片段”,我们更熟悉了,《猴王出世》《景阳冈》等课文都是节选自古代长篇小说。那么“作品梗概+精彩片段”这种呈现方式究竟与众不同在何处?唯一性体现在哪儿呢?我想,简而言之,就是“作品梗概”和“精彩片段”首次同时以正文的形式作为一个整体出现。
教学诚然是一种个性化劳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同时,也要尊重教材意图,懂得与时俱进。而教材编撰的变化最直接地反映了教材意图。因此,如何教学以全新形式呈现的《鲁滨孙漂流记》确实是一个当务之急需要思考的事?下面就讲讲我的一己之见。
一、加强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
从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读物推荐,到了解名著与学习课文相结合,再到现在“作品梗概+精彩片段”新型课文的出现,教材通过编撰的变化不断加强对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因此,现在教《鲁滨孙漂流记》,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也就是借助于“梗概”与“精彩片段”作一个高效的“名著导读”。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借鉴“读书会”的一些方式方法,例如教学气氛松散、宽松一点,把教与学的过程更多地被处理成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多组织与观察,多听少说。例如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说说“精彩片段”中哪一处最精彩。如果学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梗概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种出了粮食,他怎样做成食物?野人野蛮的宴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有学生读过这本书,可以让他们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也可以请他们讲讲书中其他的精彩片段。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述自己读原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