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打磨

如何提供合理的研究性学习支架——《称象》问题化教学尝试

字体:16+-

人出生后刚刚牙牙学语,便会指手画脚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晚上你牵着他的手在林中散步,孩子们便会睁大眼睛,“为什么月亮总跟着我们啊?”“树叶是怎么样变黄的?”“假如我到火星上生活会怎样呢?”“人为什么要死呢?我要是死了,会到天堂吗?那里是一个美丽而幸福的地方吗?”……

人类从出生开始,总是伴随着问题生存,对于问题的探索与学习是一种本能。

问题是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小舟——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论基础。

同样语文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也往往从“问题”开始。

1.由谁来提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都出在一种等待老师提问题的状态中,一旦没有老师,结果会怎样?自己还会提问题吗?我一直深为忧虑。

如果我们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这想起来就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

在上《称象》这一课的前一天,我郑重地发给每位学生一张问题纸,我要求学生把预习时想到的问题填在问题纸上,我想让学生提问的过程不仅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质疑问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学生的过程。果然不出所料,学生的问题很多,同时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问题太多:

杨样:曹操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姚正阳:曹操旁边的官员真有那么笨吗?

王成伟:为什么曹操听了官员的话直摇头?

夏炎:曹操为什么要知道大象的重量?

周力:秤是什么东西?

何艾敬:曹冲到底是怎么称象的?

罗戚慧: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爸爸提议写上这个问题)

沈菲儿:“曹冲才7岁”这句话里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才”字?(根据课文后面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