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打磨

与黄锦燕零距离——《小松鼠》一课教学流程记录与随想

字体:16+-

期待了很久,这种期待缘于一种好奇心。

香港,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开放的城市;这个和我们同属一国却实行着另外一种政治制度的特别行政区;这个完成身份转换不久,汉语教学和母语教学还不能完全等同起来的地方;这个经历了迥异于内地教育教学发展史的阵地,他们的课堂究竟会呈现出怎样一种形态?

从黄锦燕走上讲台那一刻起,我就拼命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好奇弱化了自己解读、批判性思考这堂课的能力。

下面我就努力描述我所经历的现场,并尽量保证“现场”的真实性,我个人在听课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想法,我将统一在“思考”中表述,而不是渗透在描述中,让我个人的主观想法影响描述的客观性。

[教学流程一]

黄锦燕又是那样“小跑”到学生的中间,问他们课前有没有收集过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学生纷纷拿出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黄锦燕显得很高兴,真诚地建议学生向自己的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口头建议的同时,多媒体上出示学习提示:“请你跟你的组员分享一下,1.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2.你为何喜欢这种小动物?3.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征?”

随想:

新课程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尝试在课前、课中、课后引进相关课程资源,但是很多课让人产生了“过早过多补充其他内容以至于淡化、忽略了对课文的研读”的印象,而遭受非议。于是,有的老师在引进课程资源方面就显得有些缩手缩脚,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都急于切入“正题”——课文,但为了区别于“课改前”的语文课堂,一些“聪明”的老师就把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的一切努力浓缩成一句课前的导语,或者课即将结束时的一个倡议,倡议刚说完,课往往就结束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无论是课前的导语还是课后的建议,都是讲给听课老师听的“形式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