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年大学教学:理论与艺术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本质属性

字体:16+-

教学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也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然而,仅仅在理论规范框架内的教学实践,是不能达到其最高境界的。优秀的教学,需要依据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更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的即时创造。对于从事老年大学教学的专业工作者来说,了解一定的教学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的科学与艺术之争

教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是教学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仍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大多把教学看作一门艺术。如中国道家的鼻祖老子“以其自然性哲学为基础,也就是以自然主义或自然人本主义理念把人生及教育的目的论附着于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宏观范畴,与‘无为’的思想相通”[1],在教学中提出通过教师的“无为”——行不言之教、适时之教,而让学生达到“自化”——自己观察、分析与体悟,主动思考,以洞察万物之道。其中的教学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重人伦,故他们在教学中重视人的作用,侧重于以人文精神来研究教学。孔子提出和践行的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身作则等思想,就是典型的明证。集孔子教育思想大成的《学记》中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教”“善喻”“善待问”,而学生要“善学”“善问”,强**学必须做到“正业”与“居学”相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外综合实践性操练相结合等[2],这些观点明显地体现出儒家视教学为艺术的价值取向。源于老子和孔子的教学艺术思想,在后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

20世纪之前的西方流行“教学是艺术”的观点。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没有公共的方法。教师都是凭良心做事,教学效果也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定。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以实证为特点的近代科学思潮的影响,这种教学观才得以改变。此时,人们认为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它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研究,教学的效果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评定。这样,在教学论领域,便出现了关于“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纷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