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年大学教学:理论与艺术

第二节 老年大学的教学语言艺术

字体:16+-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启迪学生思维、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和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也就成为教师必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1]教师的语言修养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语言的熟练掌握和艺术化运用上,而这是基于对教学语言的特点、构成要素及其运用要求等内容的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之上的。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演讲报告语言、文学艺术语言及其他职业语言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

教学语言的专业性是由教学的专业性及其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学语言既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和自然科学用语,也有别于电影、话剧、相声、音乐等文学艺术用语。它既不是纯粹性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用语。教学语言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会——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语言学的规范、数学语言的精确、文学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群众语言的通俗于一身,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和经过提炼的口头语的合金。

(二)教学语言是独白语言和对话语言的结合

教学语言可以分为独白语言和对话语言两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说明、报告和讲演等属于独白语言形式,而使用的问答、座谈、讨论及辩论等则属于对话语言形式。两种语言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独白语言的使用,使教师的讲述与分析清楚、透彻,而对话语言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达成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往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