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年大学教学:书法基础

第四节 楷书名作简介

字体:16+-

楷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魏正书萌其芽,是初创时期,形、法未备,真迹亦较少;两晋树其干,初步具备方正之形;六朝发其花,笔画与结字变化多、奇古;隋唐结其果,笔法规范、定型、尚法、完备。晋室东迁之后,出现了南北朝的对峙,不论是南朝或是北朝,书法均有很大的成就,此时期的北碑和之后的隋碑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瑰宝。

南朝因袭晋制不准立碑,所以帖多;北朝没有这种禁止,所以碑多。帖宜于行、草,自然就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自然就以方严为尚。再加以历史、地理、民族、政治以及生活习尚各方面的影响,南朝书法表现为婉丽清媚,富有逸气;北朝书法,则表现为雄奇方朴,富有豪气。南北是互有影响、互相学习的,南北书派既是同源,及至末期则又渐趋合流了。到了隋代,随着国家的统一,书法也就臻于统一。

(一)钟繇楷书

1.《宣示表》

刻本始见于《淳化阁帖》,后被刻入《大观帖》等,原此表以十八行为正本,一本“也”字在十行之末,一本“也”在十一行之首。此帖非钟繇真迹,系王羲之临本,有宋徽宗(赵佶)题记可证。王僧虔云:“太傅《宣示》墨迹,为丞相始兴宝爱。丧乱狼狈,犹以此表置衣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王修,修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爱纳诸棺中,遂不传。所传者,乃右军别临本。梁武所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者也。”

张廷济《清仪阁题跋》赞此表“清瘦如玉,姿趣横生”。观表中字,结体奇古,用笔质朴,点画之间,多有异趣,信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2.《荐季直表》

小楷,十九行,末行署衔“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臣钟繇表”。真迹元时在陆行直家,明中叶归华东沙华氏,刻入其《真赏斋帖》,未久,并入王肯堂《郁冈斋帖》。清代真迹入内府,《三希堂法帖》以此为冠首。孙承泽认为此帖为伪作,王澍则以唐宋未闻为疑。其实,宋人已有刻本。《博古堂帖》《淳熙秘阁续帖》《戏鱼堂帖》亦收入。今详审此帖,“民”字缺笔,似为唐人所临。惟此表笔法淳古,即非真品,亦足为小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