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前言

字体: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氛围之中,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像“一只无形的手”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一方面,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巨大,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了无数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还很不成熟,社会运行机制也不够完善,公平与效益的博弈一直在激烈进行,社会在发展中呈现出了较大差距和分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省市之间、地区之间、特别是乡村到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流动人口的规模日趋扩大,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影响日益显著。人口流动既是社会发展的无穷动力,也给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扰动了传统的利益格局。与此同时,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产生了数量庞大的两类儿童,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远离家乡的城市或地方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学习的孩子。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虽统计口径不一,但数量庞大毋庸置疑。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的教育,比流动儿童的教育,显得更为迫切。流动儿童虽然在人口流动中遇到了各种挑战,但他们大体生活在核心家庭之中,有父母相偎,情感生活与家庭教育相对完整。留守儿童虽然待在自己的家乡,没有离开老家,但父母远离外出打工,亲子之间长期不见面,家庭教育缺失,情感疏离明显。这类儿童面对的挑战,丝毫不比流动儿童轻松,如何帮助这些处境相对不利的儿童走出困境,依然是一个未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越早关注和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社会就会越早得到好的回报。否则,留守儿童可能会成为潜在的社会问题,也许会显现于社会。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付出的情感代价和教育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