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策略五 创设良好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字体:16+-

学校的班级心理氛围是师生在班级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及其与之有关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依靠的心理背景。作为学生心理活动与学生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它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在不同的班级心理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

班级心理氛围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支持性班级心理氛围,其基本特点是: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情绪轻松,心情愉快,人际关系和谐。

第二类为防卫型班级心理氛围,其基本特点是: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而被动,情绪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人际关系不融洽。

第三类为对抗型班级心理氛围,其基本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各行其是,故意捣乱,气氛混乱、紧张、对立、敌视,人际关系恶劣。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营造支持性班级心理氛围。因为这样的班级心理氛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正如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

教师应该千方百计防止防卫型、对抗型班级心理氛围的形成。因为这样的班级心理氛围一旦形成,会促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如紧张、恐惧、压抑、甚至抑郁等。营造支持性班级心理氛围,需要教师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情绪管理。

良好的情绪管理需要改变习以为常的不合理信念。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情绪管理ABCDE理论。教师和学生可能有下列不合理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