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莱文森的成年发展时期理论
莱文森(Levinson)等人把男性、女性的生活阶段划分为前成人期、早成人期、中年过渡期、进入中年和成人晚年过渡期。莱文森指出,人们在22~28岁进入成人世界,建立成人的第一个生活架构,选择职业、结婚、建立家庭、加入社团,并找到生命中的良师益友。然后进入28~30岁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是发展的危机期,若个人发觉不能忍受当前的生活架构,却又未能建立理想的新生活架构,婚姻问题会大量增加。女性经历此期时生活重心通常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有可能由职场回归家庭,或由家庭重返学校或社会。人们多半会在32~40岁建立第二个生活架构,进入安定期,也会建立一个安稳的家庭(见图3-1)。
图3-1 莱文森的成年发展时期理论
二、怀特的成功女性生涯发展阶段模型
怀特(White)在莱文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48位成功女性的访谈,开发了一个成功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模型。这一模型与个体的年龄和职业阶段相关。怀特认为,女性的一生中要顺次经历探索期、成长期、稳定期、成熟期等职业发展阶段。(1)成人早期之转换期:17~25岁(探索)。主要表现:对某一职业开始有承诺感,测试先前对生活方式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重新界定因角色冲突所造成的混淆。(2)进入成人世界:20岁(具体化与实行)。主要表现:对工作与非工作生活间的关系发展出自己个人的定义;职业起步晚的女性,拒绝家庭主妇的角色,与自己的配偶分开,更加认同自己的工作身份;职业起步早的女性,工作成为其生活重心;找机会实践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或专业。(3)建立期:25~33岁。主要表现:很快地学习与发展,建立高成就者的名声。(4)30多岁的转换期:33~35岁。主要表现:警觉到自己生理的限制——决定是否要生小孩。(5)稳定期:35岁(做更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已决定是否要生小孩,对是否要生小孩的最后一丝顾虑消失,朝向个人的目标成就而努力。(6)接近40岁的转换期:38~40岁。主要表现:后悔没有生小孩,家庭与事业的冲突,对“玻璃天花板”的歧视现象做出行动上的回应。(7)成就期:40~50岁(重获平衡)。主要表现: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获得解决,把不生小孩的决定合理化,实现个人目标,发展出更高的稳定性并整合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成就。(8)维持期:50岁以上。主要表现:继续成长与获得成功,持续发展与巩固。成功女性的生命周期是一个稳定—反思—变化—稳定的过程,并且不断地循环。与其他阶段论不同,怀特把女性必须面对的重要的家庭问题整合到其职业发展阶段之中,认为女性若想获得整体生活的平衡,就必须改变职业成功的刻板印象。但是,该研究涉及的与年龄有关的职业阶段划分的效度还有待进一步证实。